pc20开奖加拿大结果参考
pc20开奖加拿大结果参考
新闻动态
脑髓,脊髓空虚,需大补肾精,填髓液,从根本上改善脊髓脑髓空虚。

文/罗华昌中医      
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

图片

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,脊髓、脑髓与骨髓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。脊髓上通于脑,是连接脑与躯体、内脏的关键通道,其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肾中精气所化生的髓来充养。脑髓汇聚大量精髓,“脑为髓之海”,需肾中精气的滋养,方能使人精神饱满、思维敏捷。骨髓藏于骨腔,为骨骼提供营养,保证人体正常的运动和支撑。一旦脊髓、脑髓空虚,就会引发诸多病症,如头晕目眩、记忆力减退、肢体痿软无力、失眠多梦等。

从西医角度看,脊髓脑髓空虚所对应的疾病有很多。像重症肌无力,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,活动后症状加重,休息后缓解;渐冻症则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萎缩和无力,最终影响呼吸功能。此外,一些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如老年痴呆症,也与脑髓的亏虚密切相关,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。

中医古籍中对脊髓脑髓早有论述。《素问・灵兰秘典论》云:“肾者,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 说明肾与人体的精力、技巧等功能相关,而这正与肾主骨生髓、髓养脑的理论相契合。《灵枢・海论》也提到:“髓海有余,则轻劲多力,自过其度;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,目无所见,懈怠安卧。” 形象地阐述了髓海盈亏对人体的影响。

针对脊髓脑髓空虚,我有一基本方:龟甲 15-30 克、熟地 15-30 克、砂仁 6-9 克、五味子 6-9 克、党参 15-30 克、芡实 15-30 克、山药 15-30 克、山茱萸 9-15 克、黄精 15-20 克。水煎服,日 1 剂,分早晚两次温服,每日一剂,坚持服用 1-2 个疗程(每个疗程 7-10 天)。

该方剂的核心功用是通过多维度补肾精、填髓液,从根本上改善脊髓脑髓空虚。

在实际调理中,需根据患者的伴随症状灵活加减,才能让方剂更贴合个体情况,以下为常见的加减思路:若患者存在明显的食欲不振,进食后腹胀、嗳气,甚至恶心呕吐,多因脾胃运化功能减弱,可在基本方中加入白蔻仁 3-6 克、半夏 6-9 克 —— 白蔻仁性温味辛,能化湿行气、温中止呕,改善腹胀嗳气;半夏性温味辛,能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,缓解恶心呕吐,两者合用增强健脾和胃之力,让身体更好地吸收药效。若患者头晕症状严重,尤其在起身、低头时加重,伴随视物旋转、耳鸣,多与肝风内动、髓海不足相关,可加入天麻 10-15 克、钩藤 15-20 克(后下)、枸杞子 12 克 —— 天麻性平味甘,归肝经,是治头晕的要药,能息风止痉、平抑肝阳;钩藤性凉味甘,归肝、心包经,后下可保留有效成分,增强平肝息风功效;枸杞子性平味甘,归肝、肾经,能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,补充肾中精气以充髓海,三者合用标本兼顾,缓解头晕耳鸣。

若患者怕冷明显,尤其手脚冰凉、腰膝冷痛,冬季症状加重,小便清长、大便溏薄,多因肾阳不足,可加入附子 6-9 克(先煎 1 小时)、肉桂 3-6 克、淫羊藿 12 克 ——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,归心、肾、脾经,先煎可降低毒性,是温补肾阳的要药;肉桂性大热味辛甘,归肾、脾、心经,能补火助阳、引火归元,增强肾的温煦功能;淫羊藿性温味辛甘,归肝、肾经,能补肾阳、强筋骨,辅助附子、肉桂温阳,同时改善腰膝冷痛,肾阳充足则能推动肾生髓,间接促进髓液充盈。若患者失眠多梦严重,夜间入睡困难,醒后难以再睡,伴随心悸、心烦,多因心肾不交、心神失养,可加入酸枣仁 15 克、远志 10 克、柏子仁 12 克 ——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,归肝、胆、心经,能养心补肝、宁心安神,是治失眠的常用药;远志性温味辛苦,归心、肾、肺经,能交通心肾、安神益智,改善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心悸;柏子仁性平味甘,归心、肾、大肠经,能养心安神、润肠通便,既增强安神效果,又缓解失眠伴随的大便干结,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与髓液生成。

若患者肢体麻木、活动不灵活,甚至出现肌肉萎缩,多因脊髓空虚、气血不畅,可加入当归 12 克、川芎 10 克、鸡血藤 15 克 —— 当归性温味甘辛,归肝、心、脾经,能补血活血,为肢体经络提供营养;川芎性温味辛,归肝、胆、心包经,能活血行气、祛风止痛,促进气血运行以通经络;鸡血藤性温味甘苦,归肝、肾经,能活血补血、舒筋活络,尤其擅长改善肢体麻木、肌肉萎缩,气血通畅则能为脊髓脑髓提供充足濡养。若患者口干舌燥、咽喉不适,伴随手足心热、盗汗,多因阴虚火旺,可加入麦冬 12 克、玉竹 10 克、知母 9 克 ——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,归心、肺、胃经,能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;玉竹性微寒味甘,归肺、胃经,能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;知母性寒味甘苦,归肺、胃、肾经,能清热泻火、滋阴润燥,三者合用滋阴降火,缓解阴虚症状,避免火旺耗伤肾精与髓液。

最后必须郑重提醒,中医调理的核心是辨证论治,每个人的体质、病情轻重、病程长短均不同,上述方剂及加减思路仅为基于 “脊髓脑髓空虚” 的科普知识,不构成任何用药建议。若身体出现不适,需及时由专业中医师面诊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结合具体症状、舌象、脉象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
版|权|声|明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友情链接: